2025 年 5 月 29 日,Bwin·必赢体育英语教研室在B501会议室围绕 “大学英语教师 AI 工具应用” 开展专题教研活动。本次活动由教研室主任张玉玲主持,全体英语教师参会,活动通过案例分享、交流讨论,展现了AI工具在教学各环节的创新应用与实践思考。
当前,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重塑教育生态。数智时代的新形势、新变化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赋予了新内涵,提出了新要求。教师的人工智能教学能力影响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进程,对于培养数智时代所需的高素质人才具有决定性作用。本次教研活动针对大学英语教师AI 工具应用情况展开分析与探讨,旨在推进教师人工智能教学能力不断提升,为构建智能化、个性化、高效化的教育生态提供有力支撑。
教研活动现场
一、AI 赋能教学:多场景应用案例亮相
活动中,三位教师分别从口语训练、写作教学、学情分析三大场景分享了 AI 工具的创新应用。刘璐老师展示了 AI 虚拟对话机器人在口语教学中的实践,通过语音识别与大模型技术,实现对学生演讲、讨论的流利度、发音准确性等多维评分,并生成个性化改进建议。针对学生后期学习热情下降的问题,她创新性地将 AI 训练与课堂互动结合,组织小组讨论,有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。
刘璐老师发言
王文娟老师聚焦写作教学,介绍了人工智能平台在作文批改中的应用。该平台可逐句分析作文,精准标注时态不一致、单复数错误等语法问题,同时对论点阐述、论据支撑等逻辑问题提出修改建议。她强调,教师需引导学生在借助 AI 提升写作能力的同时,保持独立思考与创新能力,避免过度依赖技术。
王文娟老师发言
张国玲老师则分享了 AI 在学情分析中的深度应用。通过收集学生课堂表现、作业完成情况、考试成绩等多维度数据,AI 算法可生成精准学情报告,提前预警学习困难学生,帮助教师动态调整教学策略,实现 “一生一策” 的个性化教学干预。
张国玲老师发言
二、思辨与共识:平衡技术与教育本质
在讨论环节,教师们围绕 “AI 工具与传统教学的平衡”、“学生合理使用 AI 的引导策略” 等议题展开热烈交流。大家一致认为,AI 是提升教学效率的强大助手,但不能替代教师的人文关怀与价值引领。在实践中,需避免“技术至上”倾向,通过设计多样化的课堂活动,保留传统教学中师生互动的情感联结与批判性思维培养环节。同时,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引导,培养其正确的技术使用观,将 AI 作为提升自主学习能力的工具。
三、展望未来:构建 “AI + 教育” 新生态
活动最后,张玉玲主任在总结中肯定了教师们的探索成果,并提出未来工作方向:“AI 工具展现了优化学习体验、提升教学效率的巨大潜力,但教育的本质始终是人。我们需在技术创新与教育初心之间找到平衡点,以 AI 赋能教学模式创新,同时坚守教师的主导地位,培养学生适应数智时代的核心素养。”
张主任总结
此次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了 AI 教学应用的交流平台,不仅展现了技术与学科融合的多元路径,更引发了对教育本质的深层思考。未来,英语教研室将持续推进 AI 工具与教学的深度融合,通过专题培训、示范课推广等举措,打造“智能化、个性化、高效化” 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生态,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有力支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