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何毅屏)为适应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需求,提升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,英语教研室于2025年4月17日组织召开"教师科学素养培训提升"专题研讨会。本次会议聚焦人工智能时代英语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,通过跨学科对话与实践案例分享,探索科学素养与语言教学的融合创新。
教研室主任张玉玲教授在开场发言中强调:“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,英语教师需要突破传统教学边界,将认知科学、教育技术等跨学科知识有机融入语言教学。”这一观点引发与会教师的强烈共鸣。

教学督导席丽红教授分享了如何运用“记忆曲线”理论优化词汇教学,其基于实证研究的教学设计获得一致好评。并建议将科学素养的提升纳入教师年度考核体系,比如设置教学创新奖,鼓励教师开展基于实证的教学研究。
张鑫娜老师带来的“AI赋能英语教学”案例分享将会议推向高潮。同时提出我们要做新技术的“驯化者”而非被动接受者。张老师提出的这一观点引发深度讨论,青年教师们纷纷就ChatGPT在写作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分享经验。

张国玲老师提出建立“科学素养资源库”,分享自己如何将某个科学理论或方法应用到教学中,以及取得了什么效果。这样的资源共享机制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极大的帮助。
张玮老师特别指出本次研讨不是终点而是起点,我们将建立“理论-实践-反思”的闭环提升机制,确保科学素养培养落到实处。
经过充分讨论,最终形成了兴趣激发,实践转化与生态共享的提升路径,使教学真正实现“科学有温度,学习有深度”。
审核:张玉玲
核发:曲向超